邻巷吟人引酒卮,初逢上日雪消时。
浓花照坐惊催发,侧帽摇灯欲自奇。
醉语漫存人物论,老怀最忆草堂诗。
襄阳耆旧风流在,千里莼羹恋滑匙。
人日宗武宅宴集赋纪并示坐客吴宽仲同年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 邻巷吟人引酒卮,初逢上日雪消时。浓花照坐惊催发,侧帽摇灯欲自奇。醉语漫存人物论,老怀最忆草堂诗。襄阳耆旧风流在,千里莼羹恋滑匙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陈三立。 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又题伍相庙。。周南。 废堞披榛旧,羁卧毕命心。江湖吞故壑,貌相匪斯今。激烈功名在,低徊岁月深。胥门沙衍浅,碑首未应沉。
白云歌 其三。明代。王夫之。 白云飞也自寻常,不道青山不久长。看尽云飞天阙迥,清空一碧映潇湘。
史宰见和依韵为谢。宋代。徐鹿卿。 巧酿河阳满县春,居然尽洗簿书尘。桑间驯雉诚为异,渚畔飞鸥祇渐遵。良玉自应求即我,明珠宁肯暗投人。冷官窃笑诗情浅,无计能令子建亲。
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一。唐代。胡宿。 天下中庸德,人伦正始风。立朝周鼎重,当代禹门崇。注意深黄阁,收神杳碧崧。苍生终古恨,尺璧在丘中。
雪坡歌为丁彦亨作。明代。张以宁。 昆崙月窟西坡陀,太古有雪高嵯峨。金天爽气几万里,下压雪外之蓬娑。乾坤何处著清致,只有珠湖明月扬清波。丁君胸次有如此,相逢索我题雪坡。我歌不工奈君何,何时一舸夜相过。阆风玄圃渺倒景,琼林玉树交寒柯。题诗呼起雪堂老,置酒酌之金叵罗。然后蹑积石,俯黄河,直骑白凤青冥表,共听瑶池黄竹歌。看君散此太古雪,下与草木回春和。
步虎辱与予游最久其所为诗文仅窥一二未获搴。宋代。杜范。 昔君游我里,诸老皆竞爽。今逾三十年,百事一非往。君今来京都,相对各槁项。清灯话畴昔,未语意先惘。橐中剩缃帙,挈来耀书榥。栒虡列群编,金石振逸响。又如春水阔,縠澜敷浩瀁。绣鞶饫耳闻,锦囊惬心赏。今夕亦何夕,尘塞为披敞。吾衰亦久矣,欲勉不可强。尚主诸老言,种收购卤莽。雇我困朝饥,羡君富秋穰。何日遂赋归,相从问陇{田亢}。滞穗傥可拾,我亦歌击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