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乡不相见,动涉秋去春。何意忽来翔,会合当玆辰。
雄谈有远趣,文采惊世人。譬彼随和质,众目咸知珍。
陋俗乏奇士,怀抱郁未伸。每思伊葛流,磊落展经纶。
志大固难售,心孤邈谁亲。君来起我意,颇觉气为振。
炳炳千古事,悠悠三代民。举首视大荒,汗颜惭此身。
深衷非一端,欲语未及陈。胡为复求去,重使别恨新。
夙负江海情,耻为儿女仁。贤豪日衰谢,感叹易悲辛。
凉风吹碧海,月露洗高旻。酒至且持饮,言归何所嗔。
寄好义。明代。方孝孺。 同乡不相见,动涉秋去春。何意忽来翔,会合当玆辰。雄谈有远趣,文采惊世人。譬彼随和质,众目咸知珍。陋俗乏奇士,怀抱郁未伸。每思伊葛流,磊落展经纶。志大固难售,心孤邈谁亲。君来起我意,颇觉气为振。炳炳千古事,悠悠三代民。举首视大荒,汗颜惭此身。深衷非一端,欲语未及陈。胡为复求去,重使别恨新。夙负江海情,耻为儿女仁。贤豪日衰谢,感叹易悲辛。凉风吹碧海,月露洗高旻。酒至且持饮,言归何所嗔。
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 ...
方孝孺。 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
题枫谷卷为杭州喻邦相 其二。明代。王世贞。 庭葵向阳知故赤,谷枫背日亦成丹。总令心事各有寄,谁解霜风领岁寒。
暑雨夕霁。宋代。宋庠。 天角残划截幕晖,南楼风快暑烟微。月波半露金枢穴,云叶全收玉女衣。气爽戍楼孤鹊云,雾沈荒苑数萤归。凉轩更作东山咏,何处庄环有世机。
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邓云霄。 据地酣歌笑四豪,诗情酒态忆吾曹。坐来夜雨衙斋冷,望去春风马首高。白眼未清游侠骨,朱弦宁向众人操。燕台重价需千里,莫问囊中金错刀。
三忠祠。明代。孙绪。 拂袖拜三贤,云霞映暮天。孤忠徒自许,一死竟谁怜。玄化昭心事,丹诚付简编。明禋逢盛世,肸蚃自年年。
山脚散步由舍北归。宋代。陆游。 空碧升团月,江郊弄夕霏。生涯今始是,年事古犹稀。冰解鱼初跃,风和雁欲归。兴来忘远近,草露已沾衣。
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一。明代。潘希曾。 匹马空山日易移,裹粮篝火傍崖炊。谁言野食无供帐,鸟作笙箫树作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