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老逢春莫厌春,住家况复在天津。
既将水竹为生计,须与风花作主人。
故宅费功除瓦砾,新畦加意种兰薰。
未知去此闲田地,何地更能容此身。
年老逢春十三首。宋代。邵雍。 年老逢春莫厌春,住家况复在天津。既将水竹为生计,须与风花作主人。故宅费功除瓦砾,新畦加意种兰薰。未知去此闲田地,何地更能容此身。
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生于范阳(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(今河南林县康节村),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、《观物内外篇》、《先天图》、《渔樵问对》、《伊川击壤集》、《梅花诗》等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 ...
邵雍。 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生于范阳(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(今河南林县康节村),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、《观物内外篇》、《先天图》、《渔樵问对》、《伊川击壤集》、《梅花诗》等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
寿固山永言尚将军。明代。释今无。 百粤惠风吹瑞草,星光耿耿长庚老。寰海之区光浸中,仁寿同歌兼社舞。银花火树太平年,山川带砺入幽妍。白昴之精跃申甫,一柱擎天见神武。六师总辔雄且贤,金章紫绶何翩翩。万里霜威誇逸足,三生灵慧长青莲。青莲千叶照碧波,我观佛种亦维摩。现身暂佩水苍玉,手调阴阳分太和。文焕夺将颔下彩,威光还过髻中螺。几回顾我生颜色,贵贱相忘笑语历。王臣曾受付嘱来,山僧敢献三多祝。
钦颂世祖皇帝圣德诗。元代。赵孟頫。 东海西山壮帝居,南船北马聚皇都。一时人物从天降,万里车书自古无。秦汉纵强多霸略,晋唐虽美乏雄图。经天纬地规模远,代代神孙仰圣谟。
禽言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朱应辰。 婆饼焦,小麦黄熟长齐腰。刈麦作饼婆为喜,岂料南山日日雨。雨多麦损不可食,虽欲婆嗔那复得。
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节物催人又一年,银花莲炬照金尊。麝鎚官样陪公讌,粉茧卿风忆故园。何似儿孙谈草草,不妨灯火半昏昏。人生行止谁能料,今夕苏州看上元。
自太湖至省宿茶铺岭。明代。王泽。 缺月耿初夕,荒寒野店开。松声一枕落,茅屋万山堆。愁岂扫能去,春还迟不来。思亲今夜梦,已近半程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