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

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朗读

四山矗矗野田田,近是人烟远是邨。

鸟外疏钟灵隐寺,花边流水武陵源。

有逢即画原非笔,所见皆诗本不言。

看插秧栽欲忘返,杖藜徙倚至黄昏。

译文

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,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。

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,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。

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,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。

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,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。

注释

太冲、表之、公实:太冲,表之,其人未详;公实,指郑湛。

野步:野外散步。

矗(chù)矗:高耸貌。

田田:鲜碧貌。

近是人烟远是邨(cūn):用杜甫《悲青坂》“青是烽烟白是骨”句式。

灵隐寺:佛寺名,在杭州。

武陵源:地名,见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,盖假托以为乐土者。

杖藜(lí):拄着手杖行走。杖,名词动用,藜,植物名,茎可为杖。

徙(xǐ)倚:徘徊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胡守仁、胡敦伦.江西诗派作品选.江西:江西人民出版社,1992:139

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不知写于何年。但从诗里所反映的生活情趣看,它很可能是洪炎晚年在临安(今浙江杭州)任职期间游赏近郊田园之作。从题目可知,此诗是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朋友们在郊野散步时,骋目所见、所闻和所想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缪钺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5:776

洪炎

宋洪州南昌人,字玉父。洪刍弟。哲宗元祐间进士。为谷城令。复知颍州上谯县,有循政。累官著作郎、秘书少监。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。与兄洪朋、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,号四洪。诗酷似黄庭坚。有《西渡集》。 ...

洪炎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林修竹

池塘半亩新荷小,梦稳日方长。藤床竹枕,心平气爽,初夏风光。

青春何处,年华如逝,无限思量。寄怀只在,风花雪月,恕我清狂。

()

停棹投渔火,人烟自一区。

远行衔月浅,隔水度营孤。

()

酒拍胭脂颗颗新。丹砂然火弃精神。暑天秋杪锦生春。香味已惊樱实淡,绛皮还笑荔枝皴。美人偏喜破朱唇。

()

盈盈花雾侵帘轴。筠蓝渐遣开金菽。夕照泛疏棂。雏蜂趱落英。

几回人倦倚。独对苍茫际。叫破一声声。长空归雁鸣。

()

黑头自致已三旌,暂寄江湖适性情。五总龟游钦学富,九皋鹤立见神清。

西雍宁累飞章荐,东閤频蒙倒屣迎。方幸台躔照苕霅,以兹投劾未能轻。

()
弘历

秋气澄石泉,净呈太古镜。不为整衣冠,堪因悦心性。

()